洗澡时,你或许会发现自己的脖子、腋下、手背等部位长了一些“小肉粒”,其实这就是俗称的“疣”类。是人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(HPV)后表皮细胞增生导致的。
疣有一定的传染性,一些不良习惯还会加速它的扩散。下面跟我了解一下吧!
01
寻常疣:手、肘、膝盖和面部多见疣体是灰褐色、棕色或皮色丘疹,表面粗糙,可单个出现,也可因刮擦导致疣的“自身接种”,呈线状排列。
02
丝状疣:头颈部最常见
它是寻常疣的一种特殊亚型,好发于眼睑、口周及颈部。疣体呈丝状或细长状结构,根部狭窄,表面为指状的突起,形似一颗金针菇。
03
跖疣:足底
皮损最初是细小发亮的丘疹,慢慢长成黄豆大小或更大,有类似蚁丘的中心凹陷,表现为单发或多发“马赛克”样皮损,体积较大或较深的跖疣可在行走时因压力产生疼痛。
04
扁平疣:好发于面部
扁平疣最常发生在手背、手臂和面部,形状似米粒至黄豆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,可为浅褐色或褐色。
一个习惯加速疣的传播
疣传染的途径是接触传染,比如不小心与患者的皮疹直接接触,或通过毛巾、衣物等间接接触。但并不是所有接触了病毒的人,都会长出疣体。
皮肤沾染病毒后是否会长出疣,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:
1、皮肤有无破损
即使是搓澡、抓痒这样对皮肤的轻微损伤,也会破坏皮肤的完整。如果皮肤没有外伤、破损而保持完整,沾染的病毒无法“接种”到皮肤里,就不会长疣体。
2、人体免疫力的强弱
如果人体的免疫力正常,即使沾染了病毒,皮肤有破损使病毒“接种”到皮肤里,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抑制和杀灭病毒,不会长出疣体。
抓挠或搓澡,可以加速疣的传播。
比起传染他人,患者的自身感染更加普遍且严重。如果患者经常搔抓疣体,出现皮肤破溃,病毒会顺着抓痕长出更多疣体,我们称之为“同形反应”。
因此,感染者一定要避免抓挠(包括搓澡),不给病毒播散、接种的机会,同时尽可能避免与家人共用搓澡巾、毛巾等。